新闻 | 新闻传播学院与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创新课程赋能文化传承
华新在线讯(通讯员 郭佳宜 李佳一 骆青青)4月11日,新闻传播学院与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挂牌仪式在荆门市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举行。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夏守信、副院长陈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系主任白嗣新、广播电视专业教师王逊以及实验员张璋老师出席仪式,与博物馆屈家岭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铭,三级调研员李强,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主任刘志俊共同为基地揭牌。同时,《即兴口语表达》《无人机与影棚拍摄》《电视编导理论与艺术》三门实践课程在博物馆内同步启动,开创了“文化+科技+艺术”融合的教学新场景。
挂牌仪式合影留念
仪式结束后,本院师生在博物馆讲解员引导下有序参观展览,学习彩陶纺轮等代表性文物形制,以及稻作技术、环壕聚落等考古成果。同时,作为基地落成后的首批实践项目之一,我院积极开展实践课程结合博物馆场景与展品的特色创新教学设计,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通过"现场教学+专业解析"模式,有效贯通了理论知识与文化实践。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观博物馆
白嗣新老师讲解知识并布置课程任务
在博物馆展厅内,我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文物主题短片”创制训练。专业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创作实践,利用博物馆的丰富馆藏与文化情境,为视听传播和口语传播的专业教学提供真实案例,将文案设计、镜头创意和口语表达综合融入历史叙事之中,尝试新文科GEPC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学生讲解拍摄
学生讲解拍摄
学生讲解拍摄
学生讲解拍摄
同时,小组团队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记录博物馆全貌及周边遗址风貌,结合影棚灯光布景对文物进行拍摄,为数字化展览提供素材。
白嗣新老师指导学生
王逊老师指导学生
张璋老师指导学生
此次合作是我院推进“新闻传播教育与长江文明资源深度融合新路径”的重要举措,馆校联动模式不仅推动了屈家岭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更构建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范式。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实践课程覆盖面,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课程活动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展出文物—四耳器
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展出文物—部分陶制品
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展出文物—部分陶器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