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雨涤荡千年魂!屈家岭模拟狩猎射箭赛高燃实录

发布时间:2025-02-24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周礼》中的四时狩猎之礼,在荆门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轰然苏醒,2025年湖北省模拟狩猎射箭赛原野赛,以2.84平方公里土地为画布,布置在草坪、山坡、岩石中的24个仿真野兔、野狼靶为笔墨,80名省内外射手为笔锋,泼墨出一场跨越千年的狩猎史诗。


古风与逆袭的史诗对决,彰显弓箭书写传奇



转过古朴的大石磨,就到达了远古村落,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距今约5300至4500年,出土大量史前稻作遗存、蛋壳彩陶和磨光黑陶等,表明长江中游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残垣断壁下的遗址里,蕴藏着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古老的规则,也就是古代天子、王侯在四季进行的围猎活动。‌春蒐,是春天打猎,训练士兵的射击和追踪技巧。‌夏苗,是夏天打猎,主要目的是猎取残害庄稼的禽兽。‌秋狝,是秋天打猎,训练提高士兵的野外生存能力。‌冬狩,就是本次比赛的时令性精心选择,顺应自然,符合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冬天寒冷的季节打猎主要目的就是捕杀猛兽,冬狩活动不仅为了训练士兵的耐力和勇气,补充肉类储藏,平衡生态,这种训练方式既不耽误农业生产,又能有效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天苍苍,野茫茫,这里曾是5000年前人类农耕之所,神箭手养由基的故乡,岳飞抗金的战场,如今化身为全国射箭爱好者的“武侠江湖”。草丛深处,24个靶标模拟野狼、野兔靶等隐于荆棘;千年遗址墙外射手冲刺紧要关头,积分垫底者绝地翻盘;75岁老者单膝跪地稳发离弦之箭,来自六朝古都西安市的射手带着天下一统的秦朝弓箭征战楚地,高猛甲胄帅男弓弦轻张、箭矢如飞,化身古代美女将军叩问冷兵器的浪漫,10岁少年欲否征服21世纪狩猎场野兽的狂野……



2月23日,随着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副主任李强一声号令“开赛!”一“箭”钟情,体育过大年· 2025年湖北省模拟狩猎射箭赛原野赛(屈家岭)在荆门屈家岭国家遗址公园正式开赛。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副主任李强、荆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谢安平、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教育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叶为、屈家岭国家遗址管理中心主任刘志俊参加开幕式。



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选手激情参赛。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依靠打制石块和削尖木棒进行狩猎,但这些工具的射程和杀伤力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开始探索更具威力的武器,发现当木制棍棒被外力弯曲后,释放能量时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于是最早的弓箭应运而生。1963年我国出土一批石镞,提供了最早的弓箭实物证据,距今约2.8万年,国人引以为傲的射箭文化,正在屈家岭狩猎场被讲述,化身美女古将军用最传统的方式,自己着盔甲来遗址边体验。



让故事里的人和事就在自己眼前发生,原来,我们自己就是历史的演绎者。


穿越时空的弓弦震颤


暮冬时节,屈家岭四级东北风呼啸,给比赛制造障碍,大类分有瞄组与无瞄组,射箭又有定点射击与车载移动射击之分,来自六朝古都西安市的射手伸出手掌测试风力,发出惊叹,“哎呀!这屈家岭旷野的风,一点不弱于咱陕北高原的风啊!”握着一支瞄准野狼的箭杆,仿佛重新掂量着因风力陡增的困惑,原本精准的轨迹似乎成了玄学。



“风力加大,射箭扰度变了,得迎风抬高一寸!”一位身着黄金甲胄的古代将军吼道,他手持自制的传统长弓,箭囊绑着兽皮,活脱脱春秋时期楚国将领、神射手养由基,参加鄢陵之战射杀晋军将领吕锜,庸浦交战俘虏吴军将领公子党之后,赶赴狩猎场,只见他屏息拉弓,箭矢破雨而出,直中50米外野狼靶的“心脏”!在场全体射手欢呼炸响。反观有些装备精良的选手,却因平时忽略野外迎风训练,无奈痛失良机。“训练场定点射箭,但野外狩猎野兽可不仅仅在无风的天气出没!”“养由基”咧嘴笑了,这秋冬季节盘据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强大东北季风,顺着高压梯度南下,竟成了传统射箭技艺的试金石。



有人垂头丧气地转战下一个赛点,也有人顽强地鏖战“幽灵野狼”。



红妆女射手一箭射出,没中靶标,若有所思,倔强的再上新箭矢,调整射姿重新瞄准……



各类靶标完全模拟真实场景,迷雾沼泽区里野鸡靶藏身芦苇丛,女射手寻觅而至,胸有成竹张弓搭箭,优雅地一箭中的。



断崖速射区60度斜坡上,麋鹿靶立于岩缝,75岁老射手,老练地单膝跪地,屏住呼吸连发三箭,捕获猎物。



茂密蒿草伏击区野猪靶隐于荆棘,枯枝绊脚、蛛网扑面,仿若宋朝捕快追擒人犯,转岗围猎场降伏野猪。



花海盲狙区梅花鹿靶标无距离标记,全凭经验与手感,吸引众多选手炫耀射技,11岁的小将准确中靶,兴奋地前往确认自己射出的箭矢,箭支钉满靶标,宛如现代艺术的箭痕图腾。



参赛选手穿梭在河道边、田野里,以跪射、返身射等各式射姿进行射击,勾弦撒放的瞬间,感受射箭运动带来的独特魅力。本次模拟狩猎原野射箭赛,在传承古代传统射箭文化的基础上,为增加比赛的趣味性,主办方还添加了电瓶车移动正、返身射击元素,使得赛事更加具有时代感和观赏性、参与性。



射手用箭雨织就逆袭剧本,唐宋野弓团如小李广花荣附体,乘移动的电瓶车似跨上奔驰的战马,边行边射。



恰似千年之前辽、金悍军猎鹿、刺虎、搏熊,“春水秋山,冬夏捺钵”,群兽至,埋伏者奔马齐起,引弓射之,重现代表性射箭文化遗存,箭矢如连珠炮般钉入靶心,成为本次狩猎赛别致的风景。



公元1134年,南宋名将岳飞奉命率军北上御敌驻守荆门,取得南宋以来首次主动出击的赫赫战功。岳飞在此拓置城堡,成为抗金前哨,留下旷世之作《满江红》。来自十堰的壮小伙常乐,仿效当地传送的‌岳飞在此跟随周桐老爷爷学习射箭故事,距离野兔靶标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弓箭与土地的数千年契约


当夕阳为屈家岭镀上金边,经过激烈角逐,本届赛事产生有瞄组第一名:宜昌弓箭协会张黄涛;第二名宜昌弓箭协会魏德军;第三名襄阳猎人弓会付豪。无瞄组第一名:屈家岭射箭协会陈堰烽;第二名宜昌弓箭协会吴昀昊;第三名襄阳猎人弓会李云天。



赛后,屈家岭国家遗址管理中心主任刘志俊与工作人员一起小心地找寻射入草丛中的箭矢,感慨道“在这里,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听过箭啸。”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到商周射礼、直至屈家岭射箭运动的崛起,屈家岭见证了《考工记》的六材制弓,到新世代的碳纤维箭杆,屈家岭的弓弦始终未断。



如今,伴随赛事产生的“射箭+民宿”套餐,村民祖屋改造的“箭庐”,正在蓬勃兴起。正如屈家岭射箭运动协会会长徐光明所言:“我们射的不是靶,是文化DNA!”春天来了,下一季,趣味狩猎射箭活动进入倒计时,当箭雨再度涤荡山林,屈家岭的故事,将续写更磅礴的篇章。(记者可夫 通讯员向阳 光明) 

来源:今日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