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遗址入选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21-11-22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5处名单中,屈家岭遗址成功入选。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位于“中国农谷”核心区湖北荆门屈家岭管理区,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以屈家岭遗址点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冢子坝、九亩堰、大禾场、土地山和杨湾等遗址点为一体的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面积达2.84平方公里,其主体遗存年代距今约5300-4500年。
 
 
  屈家岭遗址是湖北考古的起点,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5年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继续入选全国150处大遗址保护名录,2021年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首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屈家岭遗址的发现,第一次揭开了长江流域特征鲜明的史前文化的面纱,屈家岭遗址出土的大量史前稻作遗存、蛋壳彩陶和磨光黑陶,不仅表明这里是长江中游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也说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十三五”期间,屈家岭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屈家岭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投入资金实施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和利用工程,现已建成集旅游休闲、考古体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正全力申请国家文物局挂牌。
 
  据悉,除屈家岭遗址外,湖北省此次入选国家这一专项规划名单的还有石家河遗址、盘龙城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楚纪南故城(含龙湾遗址)、擂鼓墩古墓群等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