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学 | 屈家岭与稻作农业相关联的聚落规划
居储相融
从屈家岭建筑遗存看聚落规划
屈家岭文化的聚落布局与稻作农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直接证据:在肖家屋脊、石家河等多个遗址的房屋基址中,尤其是那些以红烧土为建筑材料的“红房子”遗迹内,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谷或稻壳堆积。这些发现证实,部分建筑在当时被用作专门的粮食仓储设施,表明人们已有意识地规划和建造用于储存丰收成果的“粮仓”。
与此同时,在一些大型聚落(如石家河古城)的周边,考古学家发现了用于引水、蓄水和防洪的水利系统遗迹,包括水坝、水塘和壕沟等。这些水利设施与聚落内的仓储建筑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储存与防御体系。
这种将居住、粮食仓储与水利设施进行统筹规划的聚落形态,清晰地反映出在屈家岭文化时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核心。人们为了适应并促进农业发展,开始对聚落进行有意识的、科学的规划,展现了农业与居住空间的高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来源:建筑知识每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