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彩陶杯中酒

发布时间:2022-01-19


(屈家岭遗址博物馆鸟瞰图)
 
  蛋壳彩陶薄酒杯,三苗先民歌声飞。
 
  粳稻佳酿祭先祖,千杯万盏也不醉……
 
  如果说这首诗描绘的是屈家岭遗址上史前聚落先民们社会生活的一幅真实图景,你一定觉得很“现代”吧?的确,这不是空穴来风。1956年6月开始正式发掘后的一天,考古专家们在屈家岭遗址发掘出大量的蛋壳彩陶片和一些较为完整的蛋壳彩陶器,其中一件蛋壳彩陶杯内壁的纹饰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停歇在那里,散发出五千年前远古的神秘气息。根据学界专家们的深入研究进行场景再现式想象,人们仿佛看见屈家岭遗址这一史前大型中心聚落内正在举办一场盛大而又神秘的活动:三苗先民们烹猪宰羊、载歌载舞,众多独具特色的陶器摆满祭台,聚落首领郑重端起盛满美酒的蛋壳彩陶杯,祭天,祭地,祭祖……这种蛋壳彩陶杯别具特色,为屈家岭文化所独有,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2020年3月人民日报专版报道《特征鲜明的屈家岭文化》中说,“距今5100年左右,屈家岭文化主导完成了长江中游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为史前中国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贡献了独特的力量。”那么,这类古陶器的独特性到底表现在哪里呢?
 
  (一)陶泥杯?蛋壳杯?
 
  说起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我们可以自豪地认为,屈家岭文化之前没有在形态上与之接近的器具。是的,没错,蛋壳彩陶杯——形似我们当今的一次性纸杯,杯壁厚度一般在0.5毫米左右;底部略厚,约0.5-1毫米;口沿最薄处只有0.2-0.3毫米厚。一只陶杯竟能薄至这个程度,简直难以想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它们果真是用蛋壳做的吗?当然不是,它们是陶质的,却像蛋壳一样薄,因胎壁薄如蛋壳而得名。
 
 
  上图这件蛋壳彩陶杯,是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敞口,斜弧腹,底部略内凹,胎壁极薄,器表器内均绘黑彩,泥质橙黄陶。口径7.3-7.6cm,底径3.5cm,高5.4cm。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或拼对、修复它们的时候,真是小心翼翼,握在手中怕碎了,捧在手上怕摔了。然而,它们在数米深的地下沉睡了五千多年,居然没有被分解或分化,有的甚至保存得较为完好,其色彩鲜艳如新,真是传奇中尽显神奇。
 
  下图这件蛋壳彩陶杯,也是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泥质红陶,敞口,尖圆唇,斜直腹,凹底。内外皆绘黑彩,复原内壁纹饰为上部饰两周窄条带纹,其下饰三组呈三分分布的心形纹;外壁上、下各饰一周宽条带纹。
 
 
  据2015年以来主持第四次发掘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陶洋讲,这类蛋壳彩陶杯是泥质陶,只有细陶泥才可以做出这么薄的坯体。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厚度大都在0.5—1毫米左右,一般为敞口,斜直壁,底部微凹。可以说,蛋壳彩陶杯是屈家岭文化独有的一种遗物,这正如首次主持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的张云鹏先生在其编著的《京山屈家岭》一书中所说的:“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遗物,具备了较多的独有的文化特征,应属于已发现的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因此我们命名它为‘屈家岭文化’”。
 
  (二)手工杯?快轮杯?
 
  说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制陶艺术成就,人们不得不公认名冠中外的仰韶文化。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仰韶文化的陶器是慢轮手制陶,发展到仰韶文化晚期,其中小型陶杯、陶碟等才是快轮制作的。一般来说,手制和慢轮制陶,往往器表保留有各种修整的痕迹,而快轮制陶的特征则是器体造型端正,器壁浑圆匀称,陶器底下一般会保留有螺旋式拉伸的指痕,且制作出来的陶器可以达到如蛋壳一样薄。有考古专家发现,江汉地区是我国最早出现快轮成形的地区之一,湖北境内多处大溪遗址如关庙山遗址等便有了薄胎彩陶的身影;到屈家岭文化时期,陶器制作一改过去的手制或手制轮修为快轮制陶。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显现出先进的快轮制陶技术已经革命性地发展到极为兴盛的阶段,成为屈家岭文化独有的快轮制陶产物。
 
  那么,这些蛋壳彩陶杯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工序和原理制造出来的呢?成熟的稻作农业提高了先民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泥质陶的需求越来越大,又随着遗址制陶工艺的不断发展,泥质陶数量日渐超过了夹砂陶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主要使用的陶器。可以肯定的是,屈家岭遗址的先民们制作陶器首先要取土,为了方便取泥料和陶器的制作,制陶的场所一般会选择在河流附近。由于薄胎陶器的制作对泥料的选择和加工均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他们会选择性将细腻又富有一定粘性的泥土捣碎,拣出杂质,再加入青木河或青木垱河的水进行淘洗加工,长时间地浸润揉练,使之成为面筋一样具有极强可塑性的熟泥。而快轮制陶的原理,利用的是转轮快速转动的时候产生的离心力,将转盘中心位置的泥料紧贴在上面并同时向上或者向外提拉,从而制作出一个规整的器形或者想要的造型。凡是使用快轮成型的方式制作出的器形,一般都会在坯体内的底部留下拉坯时候的指印,也会在坯体外的底部留下用绳线割下坯体的痕迹。快轮制陶的普遍使用和广泛流行,可以说是屈家岭文化的极大成就。也只有经过了快轮制陶这样的制作工序,蛋壳陶这样独特的器物才能大量出现。
 
  (三)“蝴蝶”杯?“心”形杯?
 
  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其内壁一般都静静地开着一朵朵或一组组“陶”花,仿佛还透着神秘的酒香。如前述那件陶杯内壁的彩绘纹饰,一般人看上去极像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中国社会科学院驻城河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彭小军认为是“人脸”的体现,而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工作队副队长张德伟看来,更像是一幅幅“心”形图案。张德伟说,屈家岭遗址的第四次考古发掘,也出土了一批薄如蛋壳的彩陶杯,多数内外皆绘黑彩,有的内壁还饰有多组呈等分分布的“心”形纹,严格的彩绘布局及别出心裁的“心”形纹样,在令人惊叹之余,不得不佩服屈家岭遗址先民的制陶技术之高超、审美情趣之高雅。
 
 
  上图我们看到的是屈家岭遗址发掘出的一件蛋壳彩陶杯(T148:5(37))。张云鹏先生在其编写的《京山屈家岭》一书中描述该蛋壳彩陶杯为:大口,斜壁,小平底。口径10.7厘米,高8.5厘米,底径5.6厘米,厚0.05厘米。胎薄作浅橙黄色,表涂黑色有光泽,外底无黑色。彩绘在器内壁,亦为黑色。近口沿有弦纹两周,弦纹中间有小点四周,等距分布,每组有卵七个左右。第二周弦纹下,残有三个不规则的圆形彩面,每个彩面的左右下方都有小点饰;每个彩面中间有弧形三角纹。这种黑色彩绘是利用胎色作底的,故呈橙黄、黑色。
 
  说起屈家岭遗址先民们的制陶技术,除了快轮成形和窑温控制技术之高超,还离不开其彩绘艺术。我们知道,红陶的烧制,对窑炉密封性要求并不高,而还原气氛烧制的黑陶、灰陶对窑的密封性要求相当高。屈家岭时期的黑陶使用的就是窑内渗炭的烧制工艺,温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陶坯的表面因为排出水分等现象,它的内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而窑柴在缺氧的情况之下,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这些浓烟中含有很多的炭物质。将这两种情况综合在一起,此时浓烟中的炭颗粒会慢慢地渗入坯体的表层,直到陶器变为黑色,由此烧出的黑陶也相对比较致密。根据考古资料的记载,屈家岭文化出土的陶器中,灰色的居多,其次分别为黑色和红色的陶器。陶工们在将蛋壳陶杯的造型拉坯完成之后,就要对其外部进行彩绘的装饰,这是一种特殊的颜料,有的陶杯或者陶器在其内壁上也有彩绘装饰,准确地说应该将这种彩绘称为陶衣,有的学者也将之称为晕染施彩。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正可谓内外晕染施彩,浓淡不一,色调自然渐变,富有抽象美。原荆州博物馆馆长张绪球先生在其《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一书中说,这种“流行晕染法,其色彩浓淡犹如云霞。”
 
 
  根据1956年6月至1957年2月第二次出土情况,张云鹏先生对遗址晚期一遗存中的蛋壳彩陶进行了归纳分析:“从发现的8275片蛋壳彩陶片中,属于陶杯的,其表皮有涂色衣与彩纹两种。涂色衣有灰、黑、灰黑三种,有的涂在外表,有的内外均有。这种色衣大都是浸沾上去的,施涂上去的很少见。”而晚期二的蛋壳彩陶,又具备这样一些特征:“都是细泥陶,胎色多橙黄。”“从上述标本和许多残片看,表饰分有衣和饰彩两种,绝大多数有陶衣作灰、灰黑、橙红、橙黄、暗红、黑色,有深浅的区别。一个杯涂一色衣的很少,多两种以上,有的还两层迭着。陶衣有涂的有浸沾上的,均浓淡均匀,色彩鲜艳,有的有光泽。”现在,我们纵观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总体来说,它们均为斜壁,平底,似喇叭状,用卵点、弦线,方格、叶形、加点或半圆形面等组成花纹。组合图案最常见的是,在陶杯口沿处,绘两道平行线,中间绘三个不规则的圆形或“心”形;还有的是平行线夹菱形格子纹、平等线夹小圆点纹等。张云鹏先生的亲密战友、知心爱人、屈家岭文化首次发现亲历者、湖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王劲先生说,薄如蛋壳的彩陶器是屈家岭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代表了当时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
 
  (四)日用杯?祭祀杯?
 
  什么?这些蛋壳彩陶杯,杯壁内至今还残留着稻谷和豇豆混合酿洒的残留物?那么五千多年前,屈家岭遗址的先民们为什么要制出这样薄而精美的蛋壳彩陶杯呢?日常饮酒之用?隆重的祭祀之用?
 
 
  距今5000多年的时候,屈家岭遗址的先民们在这里大面积驯化种植的是粳稻,1956年被当时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教授鉴定确认为和我们现在种植的粳稻十分接近。以成熟的稻作农业和先进的快轮制陶业为主的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最早被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对于研究我国人类聚落的起源和发展、中华文明多元化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无论是南稻北扩,还是北粟南下,都少不了屈家岭遗址所在的长江中游自古以来的天下粮仓这一重要一环。文章开头以诗描绘的应该是那个时期创造屈家岭文化的三苗先民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一幅农耕文明社会生活图景。
 
  蛋壳彩陶杯是屈家岭遗址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达到文明化程度的重要物证。由于快轮制陶是当时一种革命性的陶器生产技术,蛋壳一样薄的陶器代表着最为先进的技术成果。这种非专业加工不能生产的独特器物,其工艺之复杂,其匠心之独到,说明当时以制陶为主的手工业毫无疑问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而且社会发展已经明显出现阶层分化,因为这类器物显而易见是一种高等级的“奢侈品”,极有可能只有当时的“精英”阶层或“贵族”阶层才能使用或掌管。原始先民们在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中,已经有了“万物有灵”的朦胧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祭祀的流行,屈家岭遗址的先民们便会将体现聚落最高技术水平的器物作为礼物供奉神灵和祖先。因此薄而又薄、实用性不强的蛋壳彩陶杯在那个时期便多半作祭祀之用了。
 
  从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上的纹饰,我们大略可以探知,古代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把自然界的物象抽象为一种“形”,通过“线”的运用描绘出一种“纹”。再不断地提升,从最初的实用目的慢慢发生造型观的变化,描绘事物从具象到抽象,融入自己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和掌控渴望以及情感、精神审美方面的追求,从而使器物上的“纹饰”成为一种集体审美的艺术性创作,用以表达人们心灵的内容。屈家岭遗址蛋壳彩陶杯上的叶形图案也好,“心”形图案也好,其具体的纹饰可能都与具体的心理需要和精神活动有关。从而,陶工们从无意到有意的个人创造,通过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蛋壳彩陶杯表达聚落先民们共同的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方面,丰硕的农业种植为粮食酒的酿造提供了物质保障,一方面,悠悠青木河的水使酿出的美酒更加别具地方风味。据传,在屈家岭遗址核心区青木垱河的河湾水底最深处,有一口数万年的泉眼名叫“珍珠泉”,与附近的太子山相连,至今仍在不断向外翻涌清澈的泉水,这也是无论怎么干旱,我们的青木垱河、青木河都不曾干涸的原因。有地质学家亲临考察,通俗地称之为风水俱佳的“龙穴”。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等一些饮酒性器具,在造型上与今天的酒具相差无几。经过对遗址出土器物内壁表面残留物的取样分析,发现一些陶器内壁附着有水稻、粟以及豆类等植物淀粉粒,其中一些观察有类似糖化的形态特征,说明当时可能已经有粮食酒的存在,并且反映出当时社群对酒的需求量已经较大。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表示,屈家岭遗址出土的大量稻作遗存、蛋壳彩陶……都代表着当时最高的生产水平。它不仅仅是一个承载着悠久农耕文明的本土文化,还对周围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所谓:长江中游屈家岭,史前聚落兴农耕。蛋壳彩陶形色绝,粳稻酒香话文明。(作者:周丽)
 
  (注:特别感谢邵东平、熊学斌、张德伟、彭小军等人对此文的严谨、悉心指导。)